论吃兔没有一只兔子,可以活着逃出成都

聊美食江湖界之趣事,侃犄角旮旯里的饮食文化。今天,让我们来说说小白兔的事儿。在说兔子之前,我们先来说道一下中国人爱吃“头”的那点儿喜好。众所周知,中国人无论食什么肉,最终都放不过吃“头”。不仅喜欢吃,像什么猪头鱼头鸭头牛头诸如此类的,还都被我们吃出了各种名堂,最终还演变成了餐桌上的各式经典名菜,比如剁椒鱼头、卤猪头肉等等。但你知道吗?除了以上这些,在以动物“头”为代表的菜系中,还有一种是不太被大众所熟知的、但却受本地人大爱的“经典”“头”菜,那就是来自四川的“兔脑壳儿”菜,即兔头。当我第一次知道四川人爱吃兔头并将其视为当地经典美味的时候,多少有点震惊。因为我真的不晓得,竟然还有人那么喜欢吃兔子肉,尤其是兔儿头。其中,网上流传的一组数据尤其能让人惊掉下巴:据悉,曾经有人统计,中国人一年大约要吃掉5亿只小白兔,其中四川则是当之无愧的兔头第一消费大省,因为四川人在一年里吃掉的兔子至少占到2~3亿个,平均算下来,每人每天至少可是要吃2只兔子的。甚至曾经在国兔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还从法国、意大利进口过。啧啧,这嗜好!不过,这数据的准确性多少让人有点怀疑,但四川人爱吃兔头那是真正儿的。除了庞大的数据,提及成都人爱吃兔头,美食江湖里传言的另外一件事儿也很经典,那就是据说从吃兔头的技术与动作可以辨别出此人是否是本地人。因为深谙吃兔之道的本地人都知道,一只兔子全身上下,就脸腮那一小部分,肉质最为细嫩。并且,论到吃兔头,还要充分调动起舌唇口眼这四观的功能。具体怎么吃?最经典的吃法在此:右手捏上牙,左手捏下牙,掰开兔脑壳,从下巴处着力往上嗦着啃脸肉,还有舌头也不能落下;然后啪的一下掀开颅骨,将口贴近兔头的颈部吸吮脑花儿,最后再翻过来把上颚部分的肉吃掉,据说有人还吃眼珠或者眼圈肉……为此,成都人的美食圈里有人还如此调侃:“兔头要是吃得溜,那肯定是接吻高手”!可是外界人还是理解不了成都人为何那么爱吃兔头,于是,有一些人到成都旅游时,经受不住安利,最终也转投到了吃兔头的阵营里,大胆地去尝试了一番。那兔头到底好不好吃呢?有吃过的网友这样形容:兔头肉倒是润滑有弹性,但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兔脑,第一口口感绵密,吃到后面却觉得有点腻,感觉像在吃脂肪肝。但也有另外一些人对兔头的味道加以大力赞美:卤到位的兔头骨头真的很软,一掰就开,尝过之后,仿佛打开了新味觉的大门。并且,除了卤味、麻辣兔头还有五香和火爆兔头也超级好吃呢。尤其用川菜调料中的大姐大——花椒和辣椒佐出来的麻辣兔头,一些网友尤其喜欢其口味:咸中带鲜,鲜中含着辣的兔头彻底征服了我。越吃越辣,越辣越香喝酒,越喝酒越馋。双流老妈兔头也是其中的经典之一,“吃起来味道醇香,滑嫩爽口,肉质饱满,极其过瘾,反正去吃一次就知道其味了。想一想三五个老友聚在一起,就这啤酒,啃着兔头,还非常符合四川慢节奏的生活呢。”如此看来,四川人对于食材的独特理解和出色的创造力还真不是盖的,就连兔头也被分门别类地烹调到了极致。不过,我是从来也没去尝试过,看到这种呲牙咧嘴的吃法,再看看兔子尖尖的牙,直觉头皮发麻,不敢也不忍心下手。曾经有位朋友请我吃饭在餐桌上要点兔子肉,就被我果断拒绝了。四川人为又如此钟爱于吃兔头呢?一方面具有打趣的意思,四川话说的啃兔儿脑壳(吃兔头),意为打啵。所以,就像是热爱亲吻一样爱吃兔头吧。最关键的是,四川人做兔头的确是有一手的,平凡无奇的兔头在各种香料的作用下,经过川菜大师们的料理,变得超级美味。还有一个原因,四川其实是一个养兔历史悠久的省份,很早之前,大家吃不起兔肉,兔头鸭头这种边角食材于是就成为了劳苦大众最喜爱的的美食,一直积淀下来也就形成了传统吧。如今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和改变,风味越来越有四川特色,被料理得越来越好吃,自然也就深受四川人的喜爱了。说到这里了,估计其他省份的很多人还是不能理解吧,那对于四川人爱吃兔头的生活习性,你又怎么看呢?备注:除了更新美食食谱,我们也会时不时地分享一些地域饮食文化,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ukouxinxi.com/afhgx/34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