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边程壹
点一份炸鸡,可以选孜然、香辣、甘梅等味道,在外卖平台上点餐,讲求干净卫生并符合口味。
但炒菜的口感,基本就只能听天由命了。然而,杭州下沙学林街有一家餐馆,点外卖时可以在三位厨师中指定,被网友称:把一份外卖做出了“私人定制”的感觉。
三位厨师分别是张师傅、吴师傅、陈师傅。
张师傅“英年早婚、超级奶爸、话少做菜硬”,吴师傅外号“无情炒菜机”,陈师傅有“缅甸炒菜镀金经历”,看起来每个师傅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这是商家噱头吗?三位师傅炒菜水平如何?哪个师傅最火?
今天(11月4日)上午10点,小时新闻记者来到了下沙学林街,找到了这家叫“聚味剁椒鱼头”的湘菜馆。
还没到饭点,店里还没客人,工作人员打扫着卫生、擦拭着桌面,记者遇到了店长,他姓王。
王店长说,“我们这家店是新店,9月份试营业,现在一个多月了,主打湘菜。厨师有好多位,但是主打厨师就是张师傅、吴师傅和陈师傅三位,今天吴师傅是晚班,现在由张师傅和陈师傅掌勺。”
隔着玻璃,记者看到了张师傅和陈师傅颠着勺,眉头紧皱。
店有平米大小,摆着10多张桌子。“我们是新店嘛,为了让更多客人知道我们店,就开通了外卖平台,用三位师傅作为一个新颖点,毕竟外卖能选厨师的很少嘛。没想到,效果确实挺好的,不少外卖都写着点名让几位师傅炒。”
至于师傅的介绍文案,都是真实的,只不过用诙谐、时尚的方式写了出来。
这样预定大厨的外卖订单,三位大厨平均每人一天炒二三十个,多的时候一天40多个,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10点30分,陈师傅与张师傅才有时间穿上工作服,记者在火热的厨房中与他们聊了几句。
陈师傅,也是店里的合伙人,大家都叫他陈总。说起个人介绍中的“缅甸镀金经历”,他表示是真的,他在缅甸呆了3年,也是炒菜,因为一些原因回到这里,与湖南老乡开了这家店。
合伙人竟然也炒起菜?都是总了怎么还当起厨师长?
陈师傅说,没啥别的原因就是喜欢炒菜。他是湖南人,炒的菜口味会辣一些:“能够受到大家的喜爱,自然是开心的,但网上热度这种东西,不要太当回事。过去也很快的。还是要以菜品来征服食客,沉下心来好好炒菜才是正事。”
看来陈师傅不仅有镀金经历,还很人间清醒。
今年38岁的陈师傅目前单身,就跟简介里说的那样,“年轻时候女朋友处得不少,但现在却少了很多,至今没有结婚”。
至于张师傅整体感觉非常酷。
记者靠近问了他几句,比如年龄、经历,他只是摇摇头说,“我很早就结婚了,也是湖南人,回家就照顾自己的小孩,就像简介里说的那样,话少。但是炒了17年菜,风评还是很不错的。”
开店一个多月,生意红火,外卖不断,都说“万事开头难”,可这家店就不太一样,开店就生意特别好。王店长说,“营业额什么的肯定不方便说,但生意挺不错的。”
在外卖平台上点师傅炒菜,这样的经历能否复制?
“这也是大家新鲜嘛,如果其他店也都可以选师傅,那就不新鲜了。在我看来,推广很重要,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菜品才是最重要的,像我们店里的鱼头、牛蛙,吃过的顾客都说好。”王店长透露,外卖平台“上架”炒菜师傅以及师傅们的文案都是请一家公司弄的:“具体哪家公司就不透露了,花了多少钱也不说了。”
对于店的未来,王店长自己挺看好的:“我们的炒菜师傅都是湖南人,店开在杭州,就是想让杭州人吃到最正宗的湖南菜,也是谋一份生计,生意肯定是越忙越好。后续如果生意持续火爆,也会招更多的师傅。湖南人喜欢热闹的,希望喜欢吃辣的顾客也可以来我们店尝尝。”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