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护城市最多一天洗了26次手,化身

「本文来源:青年报」“新年快乐,事事顺心”“元旦快乐,大家都别忘了量体温”……年新年一早醒来,上海市徐汇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监督指导科的90后科员尹诗雨打开手机,置顶的“第二十一批志愿者群”里消息叮叮咚咚响个不停。一个多月前,尹诗雨作为第二十一批机场抗疫志愿者来到浦东国际机场,穿上防护服,正式成为一名“大白”。前不久,尹诗雨的任务结束了,但更多的“大白”前赴后继,坚守在机场岗位,守住国门。尽管居家隔离要1月4日才正式结束,元旦不能和亲朋好友相聚,但尹诗雨的心情是轻松的,“这段经历很宝贵,我终于和电视上一直报道的疫情防控走近了一步,为国家做了点事。”将心比心她为旅客提供贴心服务到机场当“大白”的机会是尹诗雨争取来的。年疫情刚暴发时,她就想去到一线,但当时没能如愿。年11月21日,好不容易有了赴一线当志愿者的机会,组长考虑到她是女生,为了照顾她,希望将她派往任务相对轻松的转运岗位,但她婉拒了。“作为青年党员我义不容辞,随时做好冲上一线的准备,还是请求组织能让我留在二组,跟组长一起上一线。”起初,尹诗雨分配到的岗位是信息录入,负责录入入境人员信息、查验证件、存档、测温、发车信息等。如果人手不够,她还需要带领入境人员转移到隔离酒店。看似简单的信息录入,却十分考验眼力,旅客填错任何一个信息,就会导致出不了机场,下一步工作就卡住了。返沪的旅客中不乏不会独立操作手机的老人和孩子,尹诗雨会耐心地帮助他们。坐了很久的飞机,从机场出来又要等待很久,不少人已经精疲力竭,情绪难免烦躁。一些外籍人士语速很快,劈里啪啦说上一长段英文,尹诗雨作为组里唯一的女生,此时往往能安抚旅客的情绪。在接待过程中,尹诗雨遇到了一对外籍夫妻,他们在徐汇订了酒店式公寓,却并不符合在徐汇隔离的要求,并且坚称朋友们都在徐汇,不能接受去其他地方隔离。在反复沟通下,这对夫妻终于松了口,服从了安排。还有一对新西兰回来的中国夫妻,带了三个女儿。妻子称自己有医学鉴定的神经衰弱,不能独自带孩子,丈夫说双胞胎孩子太小了,无法独立带娃,强烈要求五个人一起住。尹诗雨问遍了徐汇的隔离酒店,均没有套间。在沟通过程中,她无意中得知这对夫妻在闵行也有房子,便立即和闵行的工作人员协商,终于得知闵行有酒店愿意提供套房。几个小时的来回沟通,换来了这对夫妻的一声“谢谢”。考虑到旅客从下飞机到走完整套流程耗时长达几个小时,徐汇组贴心地为他们准备了面包、水,三种接口的充电口等。一名从日本大阪而来的旅客,看到全程接待过程后和尹诗雨说,“可以合影吗?”原来,这位旅客在日本是做新媒体的,他觉得中国的机场防控措施很到位,便用手机记录下了“大白”们的工作视频,希望宣传一下中国“大白”是如何工作的。临危不乱用旅客视角及时调整方案说实话,上岗前,尹诗雨没有料到机场会那么冷,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机场把暖气关掉了。“尽管我们穿了厚衣服、贴了暖宝宝,但不走动的时候是很冷的。由于防护服密不透风,只要走动起来,出一点汗,这些汗蒸发不出去,面罩上全部都是模糊的。我们只能不间断开电风扇,让面罩上的雾气散去。”防护服是尹诗雨到机场当志愿者后碰到的第一个小麻烦。志愿者需要值早晚班。分别是早8点到晚8点,晚8点到次日清晨8点。轮到夜班的时候,整个人就像在倒时差,即便回到隔离酒店,仍然睡不着觉。如果是早班的话,虽说是8点上岗,5点半就要起床了,之后为了少上厕所就不能喝水。6点一刻志愿者发车前往机场去了,7点多到机场,开始穿防护服、清点物资等工作。“一开始很崩溃,我生怕清晨起不来,闹钟从凌晨4点半闹到5点半。”尹诗雨告诉记者。延长服务时长是家常便饭。有一次,原本晚上7点多要落地的航班,延误到了凌晨3点多旅客才出来。尹诗雨和组员们耐心地等待航班至深夜。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一些工作方法也做了及时调整。比如尹诗雨所在的组起初分工有序,但有次一下来了十五六名旅客,现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行李也放不下,显得有些混乱。组员们立即开会决定,打破原来4名组员各司其职的工作流程,每个人都可以单兵作战,尽量避免人流集中的时候出现滞留。有时候,碰到抵沪的旅客没有国内电话卡的情况,尹诗雨和同事们就会代他们联系在上海的家人,解释各类隔离政策。尹诗雨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到浦东机场都是作为旅客去的,这一次她和组员们是站在工作人员的全新角度来做志愿服务的,但在上岗后,他们将心比心,还是以旅客的视角想问题。比如如果有中、高风险航班的旅客同时过来,他们会分区做登记,尽量做好区分。最多一天洗了26次手庆幸成为一方平安的守护者“在机场当‘大白’,说没有一点风险是不可能的。我们看‘上海发布’的时候都是提心吊胆的,一旦有境外输入病例,我们就会回想那天是自己在上班吗?”尹诗雨告诉记者,以前从没有那么认真地执行过七步洗手法,但现在已经形成习惯了。最多的一天自己洗了26次手。“我们工作期间住的隔离酒店,左边一家许爷剁椒鱼头,右边一家复茂小龙虾。每天晚上九点多回到酒店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排队,谈笑风生。而我们坐在车上看着他们。觉得自己真的守护了一方平安,守护了国泰民安,守护了我们渴求的人间烟火气。”尹诗雨回忆说,他们从机场下班回隔离酒店的途中还会经过迪士尼,有一次回去的路上,无意中透过窗外隐隐约约看到迪士尼的烟花。“从此每个下班的路都期待窗外能看到烟花。想想迪士尼此刻的沸沸扬扬,我安静地坐在车里,感觉自己在另一个世界,成为了守护者。”去年12月21日,走出酒店结束志愿服务的那一刻,她感到自己像结束了一段旅程,回到了原本真实的世界。离开前,她给几位小组成员每人送了大白钥匙扣。“大家都觉得很感动,感觉像收到了毕业礼物。这段经历就像上大学一样,起初不知道这个旅程是怎么样的,非常渴望开启,离开校园后又依依不舍,它给我的青春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虽然很累很累,但一辈子可能就一次这样高光的时刻。”尹诗雨告诉记者,她非常渴望当一回“大白”,也深知“疫情防控,党员先行”不仅仅只是口号,“这两天在电视里看到‘大白’的镜头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觉得很亲切,因为我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范彦萍/文受访者/图、视频吴恺/剪辑编辑:梁文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ukouxinxi.com/afhpz/32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