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在菜单上看到奇怪的名字,
然后忍不住好奇心点了菜,
等端上来你才发现其实自己上当了。
原来我们被这些“标题党美食”骗了。
快跟着吃货掌门来瞧瞧
这些年我们被“坑”过的美食有哪些。
1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没有鱼”
这是一道特色传统名菜,
以鱼香调味而得名。
一位四川厨师创造了它(拯救世界的人)。
主料是猪肉、黑木耳。
做出来的成品肉嫩、质鲜、富鱼香味。
但其实鱼香味和鱼半毛钱关系没有,
而是由泡红辣椒、葱等调味品调制而成。
“鱼香”与“余香”谐音,
所以它还有一个小名是“余香肉丝”。
其味厚重悠长,回味无穷,故称余香。
2夫妻肺片
“名字吓人,但夫妻肺片不用肺”
夫妻肺片是一道四川成都名菜,
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
选用牛肉铺的边角料做食材创制而成。
这道菜名字乍听之下有点吓人,
其实就是一对夫妻做的牛杂嘛。
人们就将他们做的这种凉拌牛杂
称为“夫妻废片”。
后来他们取消了牛肺,
改名为“夫妻肺片”。
3蚂蚁上树
“老板你过来,你把蚂蚁给我找出来”
蚂蚁上树又名肉末粉条,
属于川菜系。
因肉末贴在粉丝上,
形似蚂蚁爬在树枝上,
因此蚂蚁上树也并没有蚂蚁。
(感觉自己的智商遭到了戏弄)
4松鼠鳜鱼
“松鼠说,这锅我们不背”
“松鼠鳜鱼”是苏州名菜,
可是上得了台面的上品佳肴呢。
制做形似松鼠的鳜鱼菜肴首先是苏州地区。
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
曾微服至苏州松鹤楼菜馆用膳,
厨师在鱼肉上刻花纹,
入热油锅嫩炸成熟后,浇上熬热的糖醋卤汁,
形状似松鼠,还发出“吱吱”的声音,
因而得名。
5红烧狮子头
“都是骗子,红烧狮子个头”
红烧狮子头原名四喜丸子,
是经典的中国传统名菜之一,属于鲁菜菜系。
四个肉丸寓人生福、禄、寿、喜四大喜事。
四喜丸子从外观上来说,
由四个较大的肉丸以及其他辅料组成。
主要用料为猪肉馅、鸡蛋、葱花等。
所以它和狮子也没啥关系,
狮子也不知道得罪了谁,
就背上了这个名字......
6宫保鸡丁
“我是一盘有身份有官衔的鸡丁”
宫保鸡丁,
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
该菜式的起源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
和贵州菜的胡辣子鸡丁有关,
后被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
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宫保鸡丁,
并流传至今。
所谓“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
因此他发明的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
(这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吃货嘛)
7过桥米线
“想吃米线,先过个桥吧”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相传,清朝时滇南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
秀才的娘子送去他爱吃的米线,
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
后来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的那层鸡油
可以让汤保持温度。
于是她把覆厚厚鸡油,
用滚油烫熟的米线送给丈夫。
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
为了纪念这位贤妻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8翡翠白玉羹
“听起来是很贵的汤”
朱元璋在皇觉寺当和尚时,
家乡灾荒,寺中香火冷落,只好外出化缘。
一次他一连三日没讨到东西,昏倒街上。
一位老婆婆将家里
仅有的一块豆腐块和一小撮菠菜放在一起,
浇上一碗剩米饭一煮,
给朱元璋吃了。
朱元璋问老婆婆吃的是什么,
那老婆婆开玩笑说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汤”,
只是看起来玲珑剔透,
可是这碗汤里面既没有翡翠,更没有白玉!。
(老婆婆也是很会起名字嘛)
9东坡肉
“诗人说:东坡不是地名,东坡是我”
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组织民工疏浚西湖,
使西湖旧貌变新颜。
杭州的老百姓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苏轼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
烧好分送给百姓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
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所以东陂肉不是东坡的肉,
是苏东坡做的肉。
10虎皮青椒
“一只穿虎皮的青椒”
虎皮青椒又叫虎皮海椒,
因青椒表面炒得略微焦糊,
斑驳的焦糊点如同老虎的花纹而得名,
动物保护组织“澄清”:
我们的虎皮青椒绝不含虎皮。
11老婆饼
“这个真不送老婆”
一位来自潮州的点心师傅,
带了店里的招牌茶点回家给老婆吃,
他老婆嫌弃点心比不上娘家的点心冬瓜角。
他老婆作出“冬瓜角”给他尝,
风味果然清甜可口,
点心师傅不禁称赞起老婆娘家的点心!
这就是老婆饼的由来。
宅男们别想了,这个真不送老婆!
12蟹壳黄
“谁告诉你蟹壳黄有蟹壳的?”
它是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
成品呈褐黄色,吃口酥、松、香,
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
所以没有蟹壳,又是骗我的咯?
有人写诗赞它
“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
13木须肉
“你不能因为我的颜色乱叫我名字”
木须肉原名木樨肉,
是一道常见的汉族传统名菜,
常被讹传名为木须肉、苜蓿肉等。
其菜以猪肉片与鸡蛋、木耳等混炒而成,
因炒鸡蛋色黄而碎,类似木樨而得名。
14佛跳墙
“快看呀,那个和尚出来了”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
是福建福州的当地名菜,属闽菜系。
相传,
它是由福州聚春园老板郑春发研制出来的。
还有一说是,这道菜鲜香扑鼻,
甚至连一旁寺庙里的和尚
都忍不出翻墙出来尝鲜
15龙虎斗
“就冲这名字都该给满分”
龙虎斗属于粤菜系。
健脾开胃,营养价值丰富。
以狸猫、毒蛇为之,传名海内外。
湖北的“龙虎斗”则以鳝鱼喻龙、猪肉喻虎
哪有龙、哪有虎?你认真说!
16马蹄酥
“马轻舒一口气,幸好不真吃我”
马蹄酥是由面粉等材料烘烤而成的酥饼,
原为唐代的宫廷食品,
后流传入民间,随着岁月流转,
各个地方的马蹄酥也演变出
不同的馅料,形状和名称。
马说:幸亏是假的马蹄,吓得我一跳。
17驴打滚
“我就打个滚,不干啥”
驴打滚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
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
犹如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
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18猫耳朵
“我这么萌,你舍得吃我吗?”
猫耳朵是一种在山西、陕西等地
流行的特色传统面食。
其并非如名字所说用猫耳制成,
只是因形似猫耳故名,
不是真猫耳,猫奴们表示开心。
想不到美食也是这么有套路的小婊砸,
掌门就想安安静静的
当个吃饱饱的美男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