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课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下第一单元复习任务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169863.html

习课堂:三下·第一单元复习(任务单)(教师版)

第一课时

任务一(8分钟)

一、读词语。

自由读词语——齐读词语

融化鸳鸯睡觉崇高吹拂赶集

聚拢偶尔纤细饱胀破裂姿势

停止舞蹈仿佛随风本领飘动

二、易读错字。

自由读词语——齐读词语

惠崇(chóng)泥融(róng)减(jiǎn)少

河豚(tún)伶(líng)俐掠(lüè)过

荡漾(yàng)几痕(hén)形(xíng)成

闲散(sǎn)凑(còu)成姿势(zīshì

三、读易错字。

自由读词语——小组读——齐读

(崇√祟)高(形√型)成

疲(倦√蜷)偶(尔√而)

(掠√谅)过吹(拂√佛)

花(瓣√辨)舞(蹈√滔)

四、读多音字。

自由读词语——领读+齐读。

骨ɡǔ(骨头)ɡū(花骨朵)杆gǎn(枪杆儿)gān(电线杆)

散sàn(散步)sǎn(闲散)挨ái(挨冻)āi(挨着)

行háng(银行)xíng(行走)得děi(我得)dé(得到)

五、读短语。

自由读短语——齐读短语

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活泼的小燕子

烂漫无比的春天光彩夺目的图画旷亮无比的天空

波光粼粼的湖面嫩蓝的春天挨挨挤挤的荷叶

碧绿的大圆盘嫩黄色的小莲蓬闲散地休憩

提示:注意加粗部分。

任务二(5分钟)

一、填写词语,我能行。

chūnrì(春日),微风chuīfú(吹拂),细雨sǎluò(洒落),湖面fànqǐ(泛起)阵阵涟漪,岸边桃花bǎozhàng(饱胀)的花骨朵儿pòliè(破裂)了,散发出阵阵清香,柳枝随风piāodàng(飘荡)的zīshì(姿势)美极了,好像在wǔdǎo(舞蹈)呢!

二、选择答案,我拿手。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痕迹凑成一幅手套B.纤细洒落伶俐可爱C.掠过粘水一副图画D.吹佛偶尔旷亮无比

2.下面多音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院子里的木杆(gān)子倒了,上面晾晒的红辣椒散(sǎn)落了一地。B.体育老师说:“跑完最后两圈(quān),大家就可以解散(sàn)了。C.张浩不小心把秤杆(gǎn)摔断了,看上去似(shì)乎担心会受到爷爷的批评。

D.春天来了,门口的梨树上冒出了许多花骨(gǔ)朵儿,一只小狗在树下尽情地啃着一根肉骨(gǔ)头。

3.下面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D)。A.光彩夺目的春天光彩夺目的项链B.活泼可爱的弟弟活泼可爱的燕子

C.郁郁葱葱的树林郁郁葱葱的绿叶D.波光粼粼的湖面波光粼粼的天空

任务三(15分钟)

一、读背古诗词。

1.自由读古诗《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忆江南》。

2.自由读古诗的注释。

3.齐背《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和《忆江南》。

二、读背段落。

1.自由读《燕子》第1-3自然段;齐背《燕子》第1-3自然段。

2.自由读《荷花》第2-4自然段;齐背《荷花》第2-4自然段。

奖励题

五颜六色花红柳绿绚丽多彩姹紫嫣红

绿肥红瘦五彩缤纷万紫千红银装素裹

任务四(12分钟)

一、课文填写,我不怕。

1.可爱的生灵,让古诗显得趣味盎然。你瞧,《绝句》中的诗句“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写燕子衔泥筑巢、鸳鸯慵睡的情景;《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写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三衢道中》中的诗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写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

2.《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一身乌黑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4“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二、选择解释,我拿手。

1.正是河豚欲上时。(B)

A.想要B.将要C.欲望

2.小溪泛尽却山行。(A)

A.再,又B.但是C.后退

3.绿阴不减来时路。(C)

A.凉爽的天气B.下雨前的征兆C.树荫

4.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芦芽:芦苇的嫩芽。

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

C.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奖励题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濛濛。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笠翁对韵》

第二课时

任务一(12分钟)

1.读第一组句子。

自由读句子——齐读句子。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读讲义:我能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读讲义:作者的感受真独特,把花骨朵儿的状态写活了。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读讲义: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让小瓢虫仿佛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2.读第二组句子。

自由读句子——齐读句子。

◎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飘荡)开去。

◎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巧轻快√)的歌曲。

◎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巧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读讲义:读熟句子,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

3.读第三组句子。

自由读句子——齐读句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吃晚饭的时候,唔——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

读讲义:破折号的作用: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声音的延长。③表示话题的转换。“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吃晚饭的时候,唔——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任务二(8分钟)

1.想象填空,我可以。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读着这句话,我能从短语“微微地吹拂”想象到发芽的柳枝轻轻摇摆的画面,从短语“如毛的细雨”想象到远处的山水朦胧的画面。

2.读句子,打“√”选择恰当的词语。

◎童年像一艘帆船,载着点点滴滴在水中(激荡飘荡√)。

◎幽静的山谷中突然传来了(欢快√轻快)的歌声,这是谁在唱歌呢?

◎妈妈(灵巧√灵敏)的双手总是能做出好看又好吃的食物。

3.选择答案,我拿手。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句中加点字“冒”字用得好,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冒”字写出了荷花使劲地、不停地向上生长,表现了白荷花特有的生命活力。B.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白荷花“冒”出来的动态就展现在眼前了。C.“冒”字换成“开”“长”更好,都可以形容速度比较快。D.从“冒”字我能感受到作者对白荷花的喜爱之情。

(2)给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选择正确的作用。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声音的延长C.表示话题的转换①因为这是大年夜——他可忘不了这个。(C)②飘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A)③吃晚饭的时候,鸣——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B)

任务三(10分钟)

1.读文学常识。

自由读句子——齐读句子——读背关键词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尊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合称“三苏”。

◎白居易,唐代伟大诗人,号香山居士,有“诗魔”之称。

◎叶圣陶,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我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读课文梳理。

自由读句子——齐读句子——读背关键词

◎《绝句》诗人杜甫抓住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等事物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杜甫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实写画中的竹、桃花、江水、鸭子、萎蒿、芦芽,想象河豚欲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苏轼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衡道中》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也体现了诗人曾几行走山间的愉悦心情。

自由读句子——齐读句子——读背关键词

◎《燕子》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及其飞行、休息时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荷花》作者叶圣陶描绘了夏日荷花的美丽姿态,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和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昆虫备忘录》作者汪曾祺描写了昆虫的复眼,以及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样子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读背古诗。

自由背《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齐背

要求:反复背,注意诗句中会写的字。

2.读短语。

横着读——竖着读——背一背

(1)动词搭配

(放)纸鸢(荡)秋千(挖)树坑(脱掉)棉袄(冲出)家门

(奔向)田野(寻找)春天(吐出)嫩芽(打开)包裹(开满)鲜花

(挑选)树苗(露出)笑容

(2)修饰词搭配

(美好)的礼物(茁壮)的树苗(碧绿)的田野(绿油油)的草坪

(美丽)的风景(满意)的笑容(害羞)的小姑娘(五颜六色)的鲜花

(3)特殊词语

AABB式:遮遮掩掩叮叮咚咚明明白白

ABCC式:兴致勃勃得意扬扬怒气冲冲

含有数字:五颜六色三言两语百发百中

要求:反复读,注意词语搭配,边读边记。

任务四(约8分钟)

1.读一读,想一想。

童童:在后面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1)柳树的枝条柔嫩翠绿,像丝带那么美,正如高鼎所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描写小草顽强生命力的诗句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说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诗中还描写了儿童放学后的活动——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学了古诗《村居》,我知道了“纸鸢”的意思就是“风筝”。(√)

2.读一读,填一填。

奔向(田野)(惊奇)地说(冲出)家门(打开)包裹

(美好)的礼物(碧绿)的田野(松软)的泥土

(蓝蓝)的天空(满意)的笑容(细长)的柳条

(害羞)的小姑娘(五颜六色)的鲜花(温暖)的阳光

3.读一读,写一写。

遮遮掩掩(AABB)开开心心明明白白

兴致勃勃(ABCC)可怜巴巴怒气冲冲

五颜六色(含有数字的)五颜六色百发百中

任务四(10分钟)

1.连一连,我能行。

2.选择答案,我拿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C)。

A.《燕子》一文从外形特点和休憩时的样子两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活泼可爱。B.《荷花》一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C.《昆虫备忘录》一文向我们介绍了昆虫的复眼,“穿着”黑绸衬裙的瓢虫,力大无比的独角仙,还有很好画、形态很好掌握的蚂炸。

3.拓展阅读,我最行。

蚂蚁

①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们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巢去,或者同心协力把食物拖回巢去。

②蚂蚁是靠什么通知同伴的呢?原来,它们联系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息。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会摆得特别猛烈。

◎联系上下文,第一自然段中“搬兵”是指把别的蚂蚁领来。

◎“蚂蚁是靠什么通知同伴的呢?”联系下文,我们知道它们联系是靠头上的那对触角。

奖励题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泉对池,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

◎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

——《笠翁对韵》

小编阅读书目推荐:

往期精选

习课堂:统编版小学语文二下第一单元复习任务单(教师版)

习课堂:统编版小学语文一下第一单元复习任务单(教师版)

习课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任务单(教师版)

后作文时代

作文教学

我们同在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ukouxinxi.com/afhpz/11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