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贫困,是一个人最大的贫困刘润

未来,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不再是信息不对称,而是认知不对称。

(本文首发进化岛社群,略有删减)

—1—

认知贫困,导致认知局限

一堆人为一块金子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有人拿起一块钻石走了。

抢金子的那帮人并非没有能力抢钻石,而是:

自始至终,就根本就没人告诉他们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这就是认知能力高低的区别。

汝之砒霜,彼之蜜糖,也是认知,你认为一文不值的东西,在别人的眼里是宝贝。

你认知强,就比别人提前看到事情本质,提前看穿你所在行业中后期的发展,甚至终局。

会更清楚自己商业模式的问题,优劣势,需要找什么样的人来操盘,他大概率会在哪个赛道甚至哪家公司出现,还会更清楚钱在哪里。

以上,是进化岛社群龙东平同学分享的关于认知的理解,分享给你。

很多时候,起点相似的人,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

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决定你面对困境时,事情走向是“绝望之谷”,还是“开悟之坡”。

在过去一年中,我在进化岛社群被问到特别多的一个问题是:

润总,如今生意做得又累又辛苦,我已经足够努力,却还是在生存边缘挣扎。

再加上疫情的突然打击,雪上加霜。

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具有代表性。

红利变成红海,利润越摊越薄,竞争越来越激烈,变化突如其来。

用曾鸣教授的话说:

“容易赚的钱肯定是没了,往后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在考验我们的认知力和选择力。

换句话说:

以后,要靠本事赚钱了。

什么本事?

构建战略势能,用“稀缺能力”支撑“价值空间”。

什么意思?

之前遇到一位企业家,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

他说:我们永远不赚客户的钱,我们只做一件事,我们只帮客户省钱,从省下的钱中间我们拿走一点点。

他是做什么的?他是在中央厨房,去帮助那些高端餐厅去做好预制菜的。

我说,哦,那你做什么菜?剁椒鱼头做吗?清蒸刀鱼做吗?

他说,我们不做,那种菜太简单。比如说清蒸刀鱼,蒸一下就好。

那你们做什么?

我们只做那些,餐厅需要做大量时间成本来准备的菜,比如红烧肉,比如糖醋小排,比如狮子头。

我在中央厨房做好,比他自己在现场做,人工成本要便宜很多。

我们凭本事帮用户省钱,然后,我们从省掉的钱中间分一点点。

在疫情期间,他们的生意不但没有受影响,反而同比增长了%。

这就是高维度认知对于低维度认知的碾压。

低垂的果实,已经没有了。

认知的果实,正蓬勃生长。

在逆势之下,唯有靠本事赚钱。

在变化之中,唯有靠认知增长。

同样的行业,同样的商业模式,甚至几乎同样的产品。

有的面对挑战,浴火重生。

有的折戟沉沙,一蹶不振。

归根结底,这取决于我们看待世界的认知水平。

认知存在边界,思维也会存在边界。

认知贫困,是一个人最大的贫困。

那么,如何击碎“认知贫困”的枷锁呢?

—2—

人与人认知的最大竞争

其实是信息密度的竞争

击碎“认知贫困”枷锁,主要分为4个步骤。

第一,改变穷人“限制型思维”模式,重塑富人“目标导向型”思维模式。

什么是“限制型思维”?

举个例子:

拥有“限制型思维”的人买房,首先考虑:

“我存款有多少,月收入多少?

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

拥有“目标导向型”思维的人买房,首先考虑:

“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

“限制型思维”的人是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事;

“目标导向型”的人是要做多大事,就去培养多大本事。

然后把一个具体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子目标,把这些子目标分阶段的去解决。

没人可以请,没钱可以借,不懂可以外包,限制可以规避,敌人可以和好,对手可以买通。

不管遇见什么困难,相信办法总会有的。

认知的贫富差距,就是这样开始一步步拉大的。

第二,升维信息环境和决策模型

人与人认知的最大竞争,其实是信息输入量的竞争。

你的知识结构,你的信息环境,你的决策模型,决定了你的选择。

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命运。

前些日子,《你好,李焕英》热播时,网上有个段子火了。

不少网友捶胸顿足,感叹道:真是一把好牌,被贾玲打得稀巴烂。

为什么做一件事,你不敢赌上身家性命,全力投钱进去呢?

而别人敢全力以赴allin进去,甚至借钱来做呢?

因为你觉得这件事,没有十足把握。

为什么?

认知贫困,导致的认知局限。

别人为什么敢?

他看得到本质终局,你看不到,他能承受失败。

我们永远处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之中,

认知维度越高,你才越可能看得越多和越远。

第三,向前人、向先进学习,高手指路。

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

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跟不同的人聊天,尤其是和各行各业的高手聊天,你会获得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和智慧。

经常和高手沟通,慢慢你的思维操作系统就被潜移默化升级了。

环境对人思维和性格的塑造,往往比读书、学校教育,来得更彻底。

每个人都需要平衡,而不是单一路径依赖。

成功的人、失败的人、努力的人、落魄的人,不同的人生场景、个体的迷惘,欲望和挣扎,积累出不同的经验。

你遇到的问题,高手也可能遇到过。

你此刻面临的困局,高手早已经历过。

你踩到的坑,高手也可能踩过。

你觉得前面是深渊,开始自暴自弃。

高手觉得所谓无底深渊,再走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不断向前人、向先进、高手学习。

圈子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第四,自己思考,亲身经历,亲身实践。

站在1楼看外面,都是细节,自己附近的那点东西,市井吵架,违章停车。

站在10楼看外面,能看到局部,细节慢慢消失,轮廓关联显现。

站在楼看外面,就是看全局,你会体会到自然资源的分布,城市设计的气魄。

当你在1楼时,要更愿意主动跑到5楼、8楼、10楼,去看看都能望到些什么。

再回到1楼执行时,会更理解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深度,并且不会遗忘细节。

拥有上帝视角,能瞬间把自己拉到空中俯视全局。

也要有操盘手技能,能瞬间俯冲到地面死磕细节。

知道什么时候该在空中,什么时候该在地面。

如果你自己没有觉悟过,别人给不了你,给了你,你也拿不住。

—3—

认知存在边界

思维也会存在边界

在进化岛社群里,我对同学们说:

“认知贫困”,导致认知局限。

认知局限带来限制,让人在关键路口的决策,每一次都能凭实力选错。

关于“认知贫困”,我还想给你分享一个概念:

“价值空间”。

前些日子,一位认识多年的朋友打电话给我。

他在很早期帮过我,所以我对他有一种由衷的“跨期感激”。

于是我们聊了很久,关于他的创业项目。这个项目本身,就不说了。涉及他的商业机密。

就说说我们聊的过程当中,我与他分享的,我个人用来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有前途,前途有多大的逻辑。

这是我自己的逻辑。与你分享,只是希望也许对你有一些启发。

我判断一个项目有没有机会,首先要看这个项目,有没有创造“价值空间”。

什么叫价值空间?

通过你一顿创业猛如虎之后,整个交易链条,有没有用同样的成本,获得了更多的价值?

举个例子。过去,从斤花生,能榨25斤油。

你说,我厉害了,我改进了压榨工艺,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我能榨出40斤了。

哦?不错啊。这个项目有前途。因为你找到了一个“价值空间”。

别人的25斤和你的40斤之间,那15斤多出来的油,就是你的价值空间。

你可以把这多出来的15斤油,拿出5斤油分给消费者。

换句话说,用户用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30斤油了。他们会非常高兴地,从竞争对手那里,投奔你的怀抱。

然后,你把另外5斤分给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也非常高兴。

这样就有更多人愿意帮你卖油了。还有5斤呢?留给自己。

这是你应得的部分。这就是“价值空间”。

有了价值空间,每个人都盼望你成功。

如果你说,没有没有。今天不管谁榨,都是只能榨出25斤。谁也不可能榨出40斤。大家都一样。

那我很纳闷了,你为什么做这件事呢?

你说,因为这是我的情怀。我从小用花生油。我知道花生油的价值。我希望中国人都能用更健康的花生油炒菜。

我努力,我能坚持。我相信,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我也能做好。我还能做得更好。

你可能会很激动。但是,我心里还是会皱起眉头。

这件事,我个人认为,想有大成的难度很大。

因为你的情怀,并不是价值空间。消费者不会帮你。在谁那里买都一样,我为什么要换人?我和你很熟吗?

合作伙伴不会帮你。进货价都一样,为什么要冒风险,和你合作呢?

你可能会很辛苦,也许也能勉强活下来。

但是,这不是创业。这是以创业的名义打工。

所以,我问我这个朋友,你要做的这件事,创造了什么价值空间?

没有价值空间的事情,如果不熟,我就默默远离;

如果很熟,我会劝他早日回头是岸。

价值空间,价值空间,价值空间。

在未来,如何才能更好的增长?

永远不要陷入该怎么赚钱的认知局限之中。

冲着钱去的,往往赚不到钱。

如果没有长久的认知优势,任何短期的快速增长都是没有未来的。

好好想一想:我做的这件事,创造了什么价值空间?

而不是想:我做的这件事情,能不能赚很多钱?

认知存在边界,思维也会存在边界。

认知维度的边界不同,结果将是天差地别。

最后的话

未来,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不再是信息不对称,而是认知不对称。

人与人认知的最大竞争,其实是信息输入量的竞争。

认知,就是创业者的基础体能。

如果认知的基础体能不够,那你的顿悟,很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会由于实力不足而亏掉。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就在于:

当一个人的认知不足以驾驭他所拥有的财富时,这个社会有00种方法收割他。

直到你的财富和认知相匹配为止。

认知贫困,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贫困。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ukouxinxi.com/afhpz/2246.html

当前时间: